期刊简介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1992年创刊,主要刊登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CT科技的前沿和进展。期刊设有理论与方法、地球物理CT、工业CT、医学CT、综述和信息等栏目,是从事CT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的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进行学术交流的园地,也是图书、情报等部门的信息来源。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我国少数专门刊登CT理论与应用科技领域研究成果的中英文学术刊物之一,经过多项指标综合评定及同行专家评议推荐,自2004年第1期起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地震局

主办单位: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部门: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41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017/P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颁发的优秀期刊证书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地震局
  • 主办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1004-4140
  • 国内刊号:11-3017/P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颁发的优秀期刊证书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2015年第2期文章
  • ATCM技术在CTU中降低辐射剂量的应用探讨

    目的:评估CT增强尿路成像(CTU)中采用自动管电流调制(ATCM)技术与固定管电流技术对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对ATCM技术认识.方法:100例临床拟诊为尿路梗阻受检者随机分为固定管电流组和ATCM组(n=50)分别行肾脏皮质期、实质期及排泄期扫描,固定管电流组:400mA;ATCM组:管电流150~500mA,噪声指数(IN)12HU,其余2组扫描参数相同,将原始资料传至AW4.......

    作者:吴德红;陈少波;付传明;徐霖;陈伦刚;余光菊 刊期: 2015- 02

  • MSCT在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与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伤椎高度的变化的MSCT与临床疗效的评价.方法:经MSCT检查确认25例病变椎体,术前在CT图像上模拟穿刺路径及选择PVP穿刺方式,术后一周内及术后半年进行伤椎复查,对影像数据与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从MSCT及临床角度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本组患者单侧椎弓穿刺成功率92%,术后腰背部疼痛明显减轻,术前、术后视觉评分、Cobb's角以及伤椎压缩率......

    作者:唐堪华;刘万新 刊期: 2015- 02

  • 多房囊性肾细胞癌的256层iCT诊断与病理对照

    目的:探讨多房囊性肾细胞癌(MCRCC)的256层iCT增强扫描影像特征.方法:搜集6例经外科手术病理证实为多房囊性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CT影像资料及病理资料,对比分析多房囊性肾细胞癌的影像特点.结果:6例均发生于肾实质区,增强扫描可见不同程度囊性改变、无明显壁结节、有包膜边界清晰、肾盂肾盏无侵蚀破坏,无肾静脉癌栓形成,均无远处转移征象,3例行患侧肾全切除术,3例行肾肿瘤楔形切除术.结论:多房......

    作者:荘高明;梁文;林波淼;陈菲菲;田霞辉 刊期: 2015- 02

  • 多层螺旋CT对尘肺患者不同分期中主肺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评估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尘肺患者不同分期中主肺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尘肺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3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所有人员进行X线胸片及多层螺旋CT检测,对比分析不同分期尘肺患者及健康人群的主肺动脉直径、平均流速、血流峰值和单位时间内流量等参数.结果:健康人群的肺动脉平均流速、血流峰值及单位时间内流量明显高于尘肺患者,且尘肺患者的肺动脉平均流速、血流峰......

    作者:洪亮;伊旭;易红兵 刊期: 2015- 02

  •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诊断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NIP)的CT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手术病理诊断为SNIP的临床手术病理及CT资料,结合文献讨论.结果:48例SNIP中,男性居多(62.5%),鼻塞、流涕为主要临床症状(100%),50%的患者涕中带血,31.25%的患者嗅觉减退,18.75%的患者嗅觉丧失,12.5%的患者6年内复发.SNIP主要为单侧发病(93.75%),病变易累及同侧上......

    作者:张兴强;李胜;侯明伟 刊期: 2015- 02

  • 基于工业CT力学实验平台的建立及应用

    将工业CT与数字体图像相关法相结合测量物体内部三维变形及应变已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实验力学方法.本文介绍基于工业CT,自行研制的加载装置和数字体图像相关法(DVC)建立起的力学实验平台,该平台包括基本原理模块、数字虚拟实验模块、原位加载扫描实验模块、变形计算模块和结果输出模块,可以实现单轴压缩、三点弯曲、四点弯曲、点加载及拉伸实验试件内部三维变形场的测量.针对岩石材料与复合材料介绍该平台的应用.......

    作者:毛灵涛;刘海洲;牛慧雅;邓淋升;周开渊;张毅 刊期: 2015- 02

  • 用于PB-HTGR燃料球运动规律研究的钴-60螺旋CT系统研发

    在球床式高温气冷堆(PB-HTGR)中,球形燃料元件在堆芯中的流动特性是堆芯物理设计和几何设计的基础,球流运动规律的研究在发展球床式高温气冷堆技术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手段检测燃料球在堆芯中的运动轨迹,有关球流运动规律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尚不够完善.为了对燃料球在堆芯中的运动规律进行三维实验研究,清华大学核研院按实际堆芯结构等比例缩小设计了实验模型,通过检测目标球在模型中的运动轨迹,......

    作者:刘锡明;吴志芳;丛鹏;苗积臣 刊期: 2015- 02

  • 致密砂岩储层流体参数核磁共振实验研究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对致密砂岩储层岩心流体参数进行研究,简述致密砂岩储层流体参数核磁共振测量原理及计算岩心流体参数方法.实验确定了岩心流体动用参数T2截止值方法,进行了可动流体致密砂岩储层分类评价研究.油田矿场核磁共振测量岩心含油饱和度、可动流体饱和度,并对可动流体饱和度、含油饱和度识别油水层方法进行研究.表明:实验测定红河区块岩心T2截止值为4.06ms,利用致密砂岩储层岩心可动流体等级划分标准,对......

    作者:郎东江;伦增珉;吕成远;潘伟义;孙爱军 刊期: 2015- 02

  • 岩石电阻率的实验研究

    本文首先概述岩石在室内各种受载条件下电阻率的实验研究工作,这对于认识和理解电阻率变化特征、规律以及探索其机理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验中主要采用4个固定电极的测量系统,它只能获得从某个深度到岩样表面的整个深度层的视电阻率变化的综合信息,而无法获得不同深度层的视电阻率变化特征,不利于进一步研究电阻率及其各向异性变化的机理.我们利用电阻率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多个方向的电阻率数据,据此可以获得随深度变化的......

    作者:张斌;周建国 刊期: 2015- 02

  • 青藏高原东南缘远震P波层析成像研究

    利用中国地震科学探测台阵、小江流动台阵、固定台站等共516个地震台站记录资料,通过波形相关方法获取了111718个远震P波到时数据,运用层析成像技术研究获得了青藏高原东南缘深达650km的上地幔三维P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四川盆地岩石圈具有克拉通地区的高速结构特征;青藏高原东部地区表现为活动地块常见的低速异常;四川盆地西南部下方岩石圈可能受到青藏高原软流圈物质的侵蚀.在四川盆地南部及以南地区,由北......

    作者:范莉苹;吴建平;房立华 刊期: 2015-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