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1992年创刊,主要刊登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CT科技的前沿和进展。期刊设有理论与方法、地球物理CT、工业CT、医学CT、综述和信息等栏目,是从事CT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的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进行学术交流的园地,也是图书、情报等部门的信息来源。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我国少数专门刊登CT理论与应用科技领域研究成果的中英文学术刊物之一,经过多项指标综合评定及同行专家评议推荐,自2004年第1期起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主管单位: 中国地震局
主办单位: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部门: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41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017/P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颁发的优秀期刊证书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地震局
- 主办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1004-4140
- 国内刊号:11-3017/P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MSCT对不同体重注射不同对比剂量在主动脉CTA中的探讨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不同体重注射不同对比剂量在主动脉血管成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临床可疑主动脉病变患者,知情同意后根据不同体重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A组:体重在75kg以上注射75mL对比剂+25mL生理盐水;B组:体重在60~75kg之间注射60mL对比剂+40mL生理盐水;C组:体重在60kg以下注射50mL对比剂+50mL生理盐水.三组采用相同注射速率和浓度行对比剂追踪......
作者:付传明;徐霖;陈伦刚;周选民;龚晓虹;陈文;吴德红 刊期: 2011- 02
-
心律不齐患者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的临床应用
目的:与DSA结果进行对照,评价MSCTA对心律不齐患者冠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11月在煤炭总医院临床诊断和怀疑冠心病的心律不齐患者31例,在一个月内分别完成MSCT和DSA检查.以DSA为参考标准,评价MSCTA在心律不齐患者中冠脉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30例图像(96.77%,30/31)均能达到诊断标准,MSCTA对于检出冠脉狭窄<50%的敏感性88.46%、......
作者:祖德贵;邸杰;曾庆玉;霍建伟;潘国忠 刊期: 2011- 02
-
MSCT和DR在骶椎骨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对比
目的:比较直接数字X线摄影(DR)和多排螺旋CT(MSCT)在骶椎骨折诊断中的准确性,并评价对临床治疗指导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骶椎骨折患者的DR和MSCT资料.DR观察正、侧位片;MSCT观察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和大密度投影(MIP).在骶椎骨折诊断率、分类上进行比较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DR确诊26例(52%),漏诊20例(40%),疑诊4例(8%).MSCT明......
作者:徐官珍;付传明;龚晓虹;陈平有 刊期: 2011- 02
-
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肾上腺增生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肾上腺增生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正常肾上腺和18例经临床证实的肾上腺增生进行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研究,利用CT灌注软件计算灌注参数,包括相对血流量(RBF)、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参数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正常肾上腺的RBF、MTT和PS分别为0.63±0.22mL/100g/min、70.65±12.31s和0.72±0.13mL/1......
作者:袁庆城;曲雅梅;张年邱;赖剑华 刊期: 2011- 02
-
心率对双源CT冠脉成像质量及延迟时间影响
目的:探讨双源CT检查冠状动脉中,心率对图像质量及延迟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0年1月在我院接受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310例患者资料,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AHA)的指导原则把冠脉分成15段.每例图像均经三维工作站处理重建后,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对图像质量评分,按受检时心率分5组,分别统计各组冠脉各段图像质量评分及延迟时间.结果:①图像显示成功率为99.9%(4......
作者:谢丽响;李绍东;胡春峰;徐凯;袁莹莹 刊期: 2011- 02
-
ECG门控自动毫安技术在MS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总结ECG门控自动毫安调制技术在MS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探讨心脏CT低剂量技术的初步经验和方法.方法:患者60例,其中30例随机使用固定毫安扫描,另30例使用ECG门控自动毫安调制技术扫描.以64排螺旋CT行冠状动脉成像,扫描前进行心率控制措施,使用后门控数据采集、容积再现(VR)、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以MIP图像评价冠状动脉管腔;以VR图像5级记分法评价......
作者:徐同江;刘建新;李坚 刊期: 2011- 02
-
影响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分辨率的因素分析
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无损探伤领域,其分辨率是整个系统重要的技术指标,直接决定了系统的检测精度和适用范围.本文以构成成像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为出发点,详细剖析了每一个组成部分自身的分辨率以及构成整个系统的分辨率,并将它与系统放大率的关系绘制成函数曲线.后,以电子工业中BGA器件焊点的X射线自动检测系统为例,来说明如何选用系统部件来构建高分辨率的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
作者:张俊生;王明泉;郭永亮;陈志强 刊期: 2011- 02
-
锥束X-CT系统校准方法的实际应用分析
FDK算法是应用在锥束CT系统中有代表性的重建算法之一,该算法是在假设CT成像系统满足理想成像关系的条件下得到的.然而实际的锥束CT成像系统很难完全满足理想成像关系的要求,系统的几何失配会极大影响重建图像的质量,因此必须在重建之前对成像系统进行校准,获得系统的几何失配参数,并在重建过程中修正几何失配参数造成的影响.本文以之前所提出的锥束CT系统校准方法为基础,分析了在实际应用这种校准方法时需要注意......
作者:侯颖;孙怡 刊期: 2011- 02
-
神经网络模型在X射线图像融合中的应用
当前航空安全形势紧张,所有国家都正在加强其安全检测系统.鉴于危险物品的特殊性,对含有危险物品的行李包的X射线图像进行模拟是一种有效培训安检人员的方式.这种模拟方式可以增强安检人员对不同背景环境下危险物品X射线特征的敏感度.在本文中,首先对X射线图像融合的物理过程进行了分析并且介绍了当前此领域中普遍使用的融合算法,随后采用三层前馈神经网络模型对物理过程进行仿真从而实现X射线图像融合的目的,并与传统融......
作者:张健;王学武;孙运达 刊期: 2011- 02
-
非晶硅面阵探测器数字透射成像试验探讨
通过对钢板试件的数字透射成像检测试验,分析并研究了非晶硅面阵探测器成像检测系统、透照参数、检测工艺与检测图像质量的关系,并给出了检测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具体试验表明:面阵探测器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在一定厚度范围内的像质计灵敏度优于同厚度的射线照相B级要求.......
作者:张祥春;姜迎春;蔡良续;王曼 刊期: 2011- 02
动态资讯
- 1 CT技术在安检领域应用综述
- 2 螺旋CT三维重建在腰椎创伤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 3 腰盘黄间隙的CT测量及其临床价值
- 4 多层螺旋CT的新进展
- 5 基于累积法理论的弹性阻抗参数提取
- 6 东方辐射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康普顿背散射技术特征
- 7 多层螺旋CT在复杂部位骨折检查中的应用
- 8 井间电磁波CT在昆明地铁岩溶区地质勘察中的应用
- 9 统计重建算法综述
- 10 几种时频分析方法的比较和实际应用
- 11 远程医疗已进入实用化阶段
- 12 基于CBS的带保温层压力管道在线检测装置研制
- 13 圆轨道锥束重建精度与锥角关系的研究
- 14 基于飞行时间技术PET模拟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 15 老年人脑转移瘤的CT诊断及临床特点
- 16 基于扇形束投影重排的血管造影剂的动态监控
- 17 《CT理论与应用研究》编委会
- 18 Lisfranc损伤MDCT表现及临床意义
- 19 改进Moser方法二维初至波走时层析成像正演研究
- 20 用电子束CT作冠状动脉血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