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1992年创刊,主要刊登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CT科技的前沿和进展。期刊设有理论与方法、地球物理CT、工业CT、医学CT、综述和信息等栏目,是从事CT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的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进行学术交流的园地,也是图书、情报等部门的信息来源。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我国少数专门刊登CT理论与应用科技领域研究成果的中英文学术刊物之一,经过多项指标综合评定及同行专家评议推荐,自2004年第1期起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主管单位: 中国地震局
主办单位: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部门: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41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017/P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颁发的优秀期刊证书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地震局
- 主办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1004-4140
- 国内刊号:11-3017/P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多排螺旋CT在术前胃癌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DCT)在术前胃癌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胃癌616例患者,行MDCT术前T分期,与术后病理T分期(pT)对照,用卡方检验分析MDCTT分期准确性与临床-病理学因素相关性.结果:MDCT胃癌T分期总准确度为91%(560/616),其中pT195%(377/396),pT2-378%(80/103),pT4a89%(97/109),pT4b75%(6/8).Borr......
作者:韩鑫;田峰;于胜峰 刊期: 2018- 02
-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评估正常人脑血流量的研究
目的:研究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技术测量正常人的脑血流量的可行性、准确性.方法:将63名健康志愿者分成两组,其中以60岁为分界线,A组(<60岁,共33人,平均年龄36岁,其中男性14,女性19人;B组(≥60岁)共30人,平均年龄69岁,其中男性12人,女性18人.采用常规MRI、ASL及3DT1序列进行检查,经图像后处理得到血流量(CBF)图,将CBF伪彩图与3D-T1序列相匹......
作者:彭秀华;顾晓丽;张士玉;梁宗辉 刊期: 2018- 02
-
螺旋CT对肺撕裂伤的诊断及动态观察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肺撕裂伤的诊断及动态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肺撕裂伤的CT表现.结果:20例患者共发现45个病灶,右肺25个,左肺20个.CT表现为肺气囊9个、肺气液囊12个、胸膜下气泡影15个、肺血肿7个及楔形含气裂隙2个.肺撕裂伤周围均合并不同程度的肺挫伤.45个病灶中,26个病灶位于肺表面或胸膜下,5个病灶位于肺深部,14个病灶位于脊柱旁.20例患者均伴有肋骨骨折,8例患......
作者:杨峰 刊期: 2018- 02
-
应用CBCT对根管治疗失败原因的分析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探讨根管治疗失败的原因.方法:选取在我所就诊的根管治疗失败病例122例,通过X线根尖片检查和CBCT检查,分析失败原因.结果:122例根管治疗失败病例中,根管欠充32例(26.23%),根充不严密28例(22.95%),遗漏根管23例(18.85%),牙周牙髓联合病变16例(13.11%),根管超充9例(7.38%),冠渗漏7例(5.74%),根折6例(4.92%)......
作者:彭晶;沈艳华;丁亚通;秦媛媛;方顺 刊期: 2018- 02
-
工业X射线CT中基于深度学习的射束硬化伪影抑制方法
利用工业CT进行无损检测时,由于实际X射线源的宽能谱特性,目前现有的大部分重建算法得到的图像含有射束硬化伪影.射束硬化伪影降低了图像的质量,影响了CT图像应用,如CT图像诊断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减少硬化伪影的方法,用大量含有硬化伪影的断层图像作为输入,用相应的在固定能量下重建的不含硬化伪影的图像作为输出来训练卷积神经网络.通过建立含有硬化伪影的断层图像与不含硬化伪影的断层图像之间的映射关......
作者:周丽平;孙怡;程凯;余建桥 刊期: 2018- 02
-
接收函数的H-k方法及其应用
接收函数的H-k方法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重要方法,由于接收函数不依赖于震源参数,可以更为精确地确定观测台站下方的地壳结构;同时H-k方法简单明了,可以利用深度-波速比扫描同时获取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及地壳内部的波速比或泊松比.本文利用H-k方法,对桂东北地区的宽频带地震流动台网观测数据的地震数据进行应用,结果表明该区的地壳厚度变化大(28~34km),而且地壳内部的波速比(1.801~1.897)或......
作者:王心宇;王有学;熊彬;蒋婵君;张琪;曾成;胡锦峰 刊期: 2018- 02
-
海洋拖缆地震资料初至波走时层析反演
初至波走时层析反演技术作为建立近地表速度模型的重要手段,是解决陆地资料复杂静校正问题的关键技术.而折射波广泛发育的海洋地震资料,对折射波信息的关注与运用并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本文首次将层析反演方法应用于海洋拖缆地震数据的近海底速度模型的建立.本文方法与陆地资料层析反演的主要区别在于:①在震源信号的小相位化处理后进行初至时间的拾取,避免了混合相位子波初至拾取不准带来的误差;②以海水深度与海水速度作为......
作者:李福元;康平;刘玉萍;张衡;邓桂林;丁龙翔 刊期: 2018- 02
-
浅议储层地质研究中的CT技术
CT技术具有无损、三维并可与计算机应用模拟相结合等特点,使其在储层地质研究中作用独特.本文从CT技术特点入手,总结分析其在储层地质研究中的应用发展历程:储层岩石组构识别、储层表征、微观流体输运过程的在线监测及剩余油分布研究等.随着高分辨率工业CT及数字岩心技术的发展,CT扫描三维数据体与数字岩心相结合,不仅可以提取岩石物理属性参数,如储层岩石的孔渗、地层因子、弹性模量、横纵波分析等,建立三维孔喉网......
作者:张天付;熊冉;韦东晓;李东;王莹 刊期: 2018- 02
-
利用电磁波CT技术进行岩溶区透视成像
利用井间电磁波CT技术可以对地下岩溶、破碎带等问题进行精细探查.本文通过构建岩溶区域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对岩溶区进行电磁波CT透视模拟,讨论电磁波在岩溶发育区的衰减及响应特征.结合杭州某地实施孔间电磁波透视成像,对岩溶发育区进行解释,并与钻孔实际揭露地质资料相对比,结果表明电磁波CT对探测岩溶发育区效果良好.......
作者:胡富彭;吴茂林;许殿博;付茂如 刊期: 2018- 02
-
四川盆地西部及邻区地壳上地幔精细结构研究
为获得四川盆地及其邻区地壳和上地幔精细结构,并据此对该区域整体构造运动初步进行动力学解释,本研究采用接收函数、线性反演与H-kappa扫描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以下结论:研究区域地壳厚度东西向差异巨大,其厚度差高达29km.四川盆地地表具有较厚沉积层,属于刚性块体.龙门山南段与四川盆地交接地区存在某些区域的波速比较高,推测这些地区可能存在地幔物质上涌导致地壳中铁镁质成分增加.松潘-甘孜地块的地壳厚度存......
作者:李萍萍;程先琼;刘媛 刊期: 2018- 02
动态资讯
- 1 带保温层压力管道CBS检测软件系统设计
- 2 软土单轴固结CT实验研究
- 3 超声动脉分析对妊娠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血管的评价效果
- 4 后循环缺血患者椎基底动脉狭窄的3D-TOP-MRA与DSA对照研究
- 5 脑皮质层状坏死的影像学表现
- 6 多层螺旋CT在踝关节外伤诊断中的应用
- 7 显微CT的锥束重建技术
- 8 多震相在近震体波层析成像中的应用
- 9 以反射系数为特征量的瞬变电磁电性界面的成像
- 10 PET显像在阿尔茨海默病(AD)诊断与研究中的应用
- 11 CT扫描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中的作用
- 12 CT增强扫描与MR增强扫描对腹主动脉及分支血管的比较影像学研究
- 13 计算机分层成像技术概述
- 14 一种用于三维辐照剂量检测的光学CT技术
- 15 囊肿型肠重复畸形的CT诊断
- 16 胸腔入口区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螺旋CT诊断与鉴别诊断
- 17 腔隙性脑梗塞的CT诊断及临床特点
- 18 应用128层CT评价右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左室功能
- 19 绞窄性肠梗阻MDCT表现
- 20 MSCT 血管仿真内窥镜技术在成人先天性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