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1992年创刊,主要刊登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CT科技的前沿和进展。期刊设有理论与方法、地球物理CT、工业CT、医学CT、综述和信息等栏目,是从事CT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的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进行学术交流的园地,也是图书、情报等部门的信息来源。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我国少数专门刊登CT理论与应用科技领域研究成果的中英文学术刊物之一,经过多项指标综合评定及同行专家评议推荐,自2004年第1期起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往期目录

首页>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地震局
  • 主办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1004-4140
  • 国内刊号:11-3017/P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颁发的优秀期刊证书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2015年第02期

青藏高原东南缘远震P波层析成像研究

范莉苹;吴建平;房立华

关键词:青藏高原, 远震层析成像, 三维速度结构, 岩石圈拆沉
摘要:利用中国地震科学探测台阵、小江流动台阵、固定台站等共516个地震台站记录资料,通过波形相关方法获取了1 11 718个远震P波到时数据,运用层析成像技术研究获得了青藏高原东南缘深达650 km的上地幔三维P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四川盆地岩石圈具有克拉通地区的高速结构特征;青藏高原东部地区表现为活动地块常见的低速异常;四川盆地西南部下方岩石圈可能受到青藏高原软流圈物质的侵蚀.在四川盆地南部及以南地区,由北向南从浅到深连续分布的高速异常体,可能是岩石圈底部拆沉造成的.岩石圈拆沉作用可能导致上地幔热物质上涌,地壳介质在热作用下力学强度降低,受青藏高原地壳物质侧向挤出作用,导致该地区陡峭的地形地貌和较强的地震活动性.攀枝花附近存在明显的高速异常,可能与三叠纪地幔柱成因的岩浆上升过程中镁铁质和超镁铁质岩浆侵入岩石圈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