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1992年创刊,主要刊登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CT科技的前沿和进展。期刊设有理论与方法、地球物理CT、工业CT、医学CT、综述和信息等栏目,是从事CT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的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进行学术交流的园地,也是图书、情报等部门的信息来源。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我国少数专门刊登CT理论与应用科技领域研究成果的中英文学术刊物之一,经过多项指标综合评定及同行专家评议推荐,自2004年第1期起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地震局

主办单位: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部门: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41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017/P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颁发的优秀期刊证书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地震局
  • 主办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1004-4140
  • 国内刊号:11-3017/P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颁发的优秀期刊证书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2008年第2期文章
  • CT灌注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在肺部结节影像诊断中的价值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CT动态增强扫描及灌注成像在肺部结节影像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4例肺部结节(恶性结节17例,良性结节11例,活动性炎症结节6例)进行单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45例肺部结节(恶性结节24例,良性结节13例,活动性炎症结节8例)进行双排螺旋CT灌注扫描及动态增强扫描.对增强扫描病例绘出三类犁结节的动态增强时间-密度曲线:对灌注扫描病例用随机灌注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病灶感兴趣区血......

    作者:邓家秀;张永东;冯丰吟;刘娟;陈玉英 刊期: 2008- 02

  • 螺旋CT三维重建对髋臼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髋臼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髋臼骨折患者的X线平片、CT三维重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X线平片确诊34例,疑诊3例,漏诊1例,对其中24例正确分型.CT三维重建对38例髋臼骨折的患者均明确诊断,且均能正确分型.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能立体、多方位、准确地显示髋臼骨折的部位、范围、碎骨片等情况,对髋臼骨折的诊断、分型及手术方案制定优于X线平片,有较......

    作者:权强;任忠清;胡春峰;徐凯 刊期: 2008- 02

  • 球管焦点选择对多排螺旋CT后颅凹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球管大小焦点的选择对多排螺旋CT后颅凹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材料和方法:采用LightSpeedVCT(美国GE公司,探测器64×0.625mm,焦点大小0.6mm×0.7mm和0.9mm×0.9mm)多排螺旋CT,在保证其他扫描参数一致基础上,分别使用球管大、小焦点对20例志愿者后颅凹相同层面进行轴位扫描,所得图像调成相同窗宽、窗位后使用Kodak8700干式激光打印机打印输出.由两位5......

    作者:刘佳宾;李坤成;杜祥颖;李鹏雨 刊期: 2008- 02

  •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与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表现,以提高对GIST的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32例,回顾性分析其CT和病理表现.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32例肿瘤均为单发,位于胃部17例,空肠和回肠7例,结肠及直肠3例,食管1例,十二指肠和肠系膜各2例.良性9例,恶性23例.CT表现为粘膜下富血供性肿块,肿瘤倾向于腔外生长,可有囊变、坏死及钙化.双期增强扫描见静......

    作者:毕纯龙;万霞;张蔚 刊期: 2008- 02

  • 原发纵隔胸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CT诊断

    目的:提升对CT诊断Med-D1bc1的认识.资料和方法:女性7例,男性4例,年龄23~42岁,回顾性的分析11例Med-D1bc1的CT征象.结果:11例Med-D1bc1病例中,CT误诊为胸腺瘤9例,仅2例考虑到Med-D1bc1的可能性.讨论:随着Med-D1bc1的发病率在中国逐年上升,CT医师应该提升对该疾病诊断的认识.......

    作者:李晓阳;李会菊;钟洪波;胡文俭 刊期: 2008- 02

  • 基于CBS扫描数据的多层表面体绘制

    基于CBS扫描数据,构造了体数据文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体数据分割方法,完成了不同物质间边界面的快速精确提取,实现了对算法的优化.......

    作者:韩宇;夏小牛;邵立康;丁厚本 刊期: 2008- 02

  • 一款用于乳腺癌成像的低轮廓单极子天线设计

    本文利用基于两层双共轭梯度一快速傅立叶变换的矩量法研究了一种新颖的宽带微带单极天线,该天线具有低轮廓特性,尺寸为24×31.7×1.6mm3.设计的天线具有宽带特性,在3.1GHz到11GHz之间的反射系数S11<-10dB.详细探讨了上述天线的设计步骤和测试结果,结果证明该天线可以用于乳腺癌成像.......

    作者:赵燕;石巧连 刊期: 2008- 02

  • 序列子集联合代数重建技术

    图像重建迭代算法的主要缺点是计算量大,重建速度慢.为减少计算时间,Hudson等提出了有序子集算法,由于该算法在每次迭代时使用固定的子集个数,重建图像的质量主要依赖于迭代步中的子集数.本文提出序列子集联合代数重建技术,在每次迭代后减少使用的子集个数,这样在加速图像收敛的同时恢复重建图像的各种频率元素.实验结果表明序列子集联合代数重建技术可在少数次迭代后提供较高质量的重建图像,且对噪声数据不敏感.......

    作者:孔慧华;潘晋孝 刊期: 2008- 02

  • 华北及邻区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的地震走时层析成像

    利用华北及邻区475个地震台站的区域地震走时资料,反演了该地区的地壳上地幔三维P波和S波速度结构.地震走时的计算用近似弯曲射线追踪方法,三维速度模型的反演用LSQR算法.用检测板方法对走时数据进行成像分辨率分析,结果表明反演模型在水平方向上以0.5°×0.5°的节点分布,垂直方向上以1km、10km、25km、42km、60km为节点作网格划分是合理的.研究区域内,秦岭-大别造山带两侧的华北块体与......

    作者:王志铄;王椿镛;曾融生;王溪莉 刊期: 2008- 02

  • 人工洞室上直流电阻率法视电阻率的异常特征

    直流电阻率法装置种类较多,根据实际地质条件选用不同的装置类型,通过对探测结果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可全面地反映地下洞室赋存状态.通过对一地下人工洞室进行多种装置类型直流电阻率法勘查,综合分析了各种装置类型探测结果的视电阻率异常特征,并论述了直流电阻率法探测地下人工洞室的有效性.......

    作者:龚胜平;李振宇;余永鹏;周欣;黄威 刊期: 2008-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