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1992年创刊,主要刊登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CT科技的前沿和进展。期刊设有理论与方法、地球物理CT、工业CT、医学CT、综述和信息等栏目,是从事CT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的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进行学术交流的园地,也是图书、情报等部门的信息来源。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我国少数专门刊登CT理论与应用科技领域研究成果的中英文学术刊物之一,经过多项指标综合评定及同行专家评议推荐,自2004年第1期起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主管单位: 中国地震局
主办单位: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部门: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41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017/P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颁发的优秀期刊证书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地震局
- 主办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1004-4140
- 国内刊号:11-3017/P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诊断
目的:探讨CT检查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对4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资料、CT表现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儿均在24h~72h内行颅脑CT扫描证实。结果:HIE据CT表现分为轻、中、重度(轻度10例,中度20例,重度15例,男26例,女19例)。结论:CT检查可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胡荫崧;侯志雄;邓家秀;李国强;蓝华;洪建斌 刊期: 2011- 04
-
韧带样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
目的:探讨韧带样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结合文献分析4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韧带样纤维瘤的病理、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结果:本组4例发病部位分别为腹腔、腹壁、胸壁及腋窝和股骨下段。典型的韧带样纤维瘤表现为较均质的单发病灶,CT平扫比相邻软组织密度稍高或相等,在MRI上可因肿瘤内成分不同而引起T2WI信号的变化。增强后有轻度、不均匀强化,境界不清晰。可破坏周围骨质及肌肉。结论:韧带样纤维瘤是一种具有侵袭性......
作者:王未;汪秀玲 刊期: 2011- 04
-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综合影像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CT平扫、CT血流灌注成像(CTP)、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比较影像学价值,找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合理影像检查路径。方法:3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经CT、CTA、CTP、DWI检查。结果:30例患者中,12例CT平扫显示责任病灶,27例CTA显示责任血管。DWI与CTP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敏感性分别为73.3%,83.3%,阳性预测值分别为......
作者:程姚儿;贺文 刊期: 2011- 04
-
股骨头动脉血供的CTA评价
目的:探讨CTA评价股骨头动脉血供的临床价值与限度。方法:在AW4.2工作站,对115例非髋关节病变患者的201组股骨头颈部薄层动脉期4排螺旋CT图像进行回顾性3D重建,观察股骨头动脉血供显示情况。结果:CTA显示MCFA、LCFA敏感性为100%,其近段显示较好、中远段显示模糊或未显示;显示RA的敏感性为28.57%(287/1005),仅显示它的始段。适当缩小FOV,极小、极大阈值数值分别选取......
作者:杨秀军;程芙蓉;李巍 刊期: 2011- 04
-
64层螺旋CT对穿孔及非穿孔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穿孔性和非穿孔性阑尾炎的CT表现,评估CT对其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证实的24例阑尾炎,根据病理结果将这些病例分为2组:穿孔性阑尾炎组(10例)和非穿孔性阑尾炎组(14例)。分析其CT征象并进行比较。结果:阑尾周围蜂窝组织炎、阑尾壁不连续和阑尾周围积气是穿孔性阑尾炎的直接CT征象,对穿孔性阑尾炎的诊断有很高的特异性(P〈0.05)。腹腔脓肿是阑尾炎穿孔局限化表现,而腹膜炎则是弥漫性表......
作者:邹建华;郑巧 刊期: 2011- 04
-
双源CT峰值跟踪法颈部CTA扫描优化方案初步探讨
目的:初步探讨64层双源CT颈部动脉成像优化方案。方法:将60例行颈部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对比剂注射速率均为4.0mL/s,使用自动触发技术,阈值设为120Hu,达到峰值后延迟4s扫描,A采用足向头方向的扫描方案,B组采用头向足方向的优化方案,其他参数相同,扫描后数据传至工作站做后处理,然后对图像进行评价。结果:B组注射侧头臂静脉CT值比A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作者:陈新;周长圣;张军;顾海峰;罗松;郑玲 刊期: 2011- 04
-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总目次(2011年第20卷)
......
作者: 刊期: 2011- 04
-
MS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经手术证实或DSA的颅内动脉瘤31例,所有的病例均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通过采取VR、MIP及CPR等后处理重建技术,实现脑内血管重现,展现颅内血管的真实情况。20例行手术治疗,11例行DSA检查。结果:本组31例,共36个颅内动脉瘤。29例单发,2例多发(7个动脉瘤)。MSCTA发现颅内动脉瘤33个,1个动脉瘤误诊;MS......
作者:熊巨新;伍彩云 刊期: 2011- 04
-
基于FDK算法的三维CT系统性能评估理论方法研究
随着医学应用和工业应用对X射线剂量、三维物体的成像速度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三维CT成像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因此有必要对三维CT系统性能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建立三维CT图像噪声的理论估计方法,接着提出了基于FDK算法的三维CT系统性能评估的4种解析计算方法,使用高斯差模型作为通道函数。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本文提出的三维CT系统性能评估的理论和解析计算方法在某些方面可有效替代使用大量样本和人力受试者工作特性分......
作者:蔡东山;施成;邢宇翔 刊期: 2011- 04
-
地震和爆炸的P波层析成像——第二部分:由时频地震图得到的2004年苏门答腊-安达曼地震的断层破裂特征(英文)
本文分析了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安达曼地震的宽频带地震图。目的是通过不同频率成分的子事件的发生时间了解断层的破裂过程。具体分析的是由相应宽频带地震记录得到的P波的时频地震图。分析结果说明,在S波到达前的时窗内发生了大辐射强度的相应频率低于1Hz的15次较大子事件,但在同样的时窗内,还发生了大辐射强度的频率更高的数百次小事件,形成了准连续的次声频率的蜂鸣声,在远至8000km的距离上都还能......
作者: 刊期: 2011- 04
动态资讯
- 1 老年人气管支气管结核的CT诊断
- 2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的胸部影像表现和进展过程
- 3 基于GPU计算的地震波场高阶有限差分正演研究
- 4 Chiari病合并神经性关节病的影像表现
- 5 锥束CT的CT值标定方法
- 6 MRI技术诊断脑缺血灶及对阿尔茨海默氏症的评估效果
- 7 X射线三维显微镜及其典型应用
- 8 欢迎订阅2017年《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 9 MSCT在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与疗效评价
- 10 两类服务于反投影滤波算法的有限希尔伯特变换的实现及其稳定性分析
- 11 腰腿痛病例临床影像学分析
- 12 欢迎订阅《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 13 周围型小肺癌动态增强MRI与18F FDG PET/CT的相关性初探
- 14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有限角度图像重建算法及实现
- 15 基于地震属性优化组合微断裂识别技术及应用
- 16 裂纹缺陷体积百分数与CT数的关系分析
- 17 地下介质和物流运移的综合成像方案
- 18 肺部局灶性磨玻璃结节MDCT 1mm薄层重建后的影像学表现
- 19 井间地震数据直达波走时层析成像
- 20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早期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