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1992年创刊,主要刊登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CT科技的前沿和进展。期刊设有理论与方法、地球物理CT、工业CT、医学CT、综述和信息等栏目,是从事CT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的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进行学术交流的园地,也是图书、情报等部门的信息来源。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我国少数专门刊登CT理论与应用科技领域研究成果的中英文学术刊物之一,经过多项指标综合评定及同行专家评议推荐,自2004年第1期起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主管单位: 中国地震局
主办单位: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部门: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41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017/P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颁发的优秀期刊证书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地震局
- 主办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1004-4140
- 国内刊号:11-3017/P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应用128层CT评价右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左室功能
目的:了解右侧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对左心室整体及局部功能的影响.方法:从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的患者中,选择右侧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大于75%并经冠脉造影证实的34人为病变组;选择无冠状动脉病变的22人为对照组.将心动周期间隔10%,分割成0%~90%10个相位,自动测量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和舒张末期容积(EDV)及射血分数(EF),重建左室收缩末期及舒张末期短轴位,分别测量左室下壁、下间壁收......
作者:程英;蔡新琦;孙俊旗;庞军刚;方先来;卢雨零;张红平 刊期: 2016- 01
-
不同辐射剂量心脏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成像的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辐射剂量扫描方法在心脏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成像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间心内科按照拟定排除标准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50例,其中第1组作为对照组,使用常规回顾性心电门控;第2组为观察A组,使用前瞻性心电门控;第3组为观察B组,使用基于BMI优化管电流回顾性心电门控.3组患者均120kV管电压扫描.使用370mgI/mL非离子型碘......
作者:曹瑜;张永县 刊期: 2016- 01
-
先天性支气管闭锁的MSCT表现
目的:分析先天性支气管闭锁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同顾性分析15例先天性支气管闭锁患者MSCT表现;全部病例采用GE公司螺旋CT(Lightspeed64)行胸部扫描,原始图像传送至AW4.4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重组,观察病变的特点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全部病例显示支气管黏液栓的改变,发生在左肺6例,右肺9例;13例显示黏液栓周围有肺气肿;2例无肺气肿,11例粘......
作者:吴德红;陈少波;龚晓虹;刘超;付传明 刊期: 2016- 01
-
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影像表现及病理对照
目的:探讨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的影像学特征及病理学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4月间本院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脏EAML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点.结果:7个病例8个病灶,其中5个病灶部分突出肾轮廓外,2个病灶突入肾窦,1个病灶同时突出肾轮廓外及肾窦;CT平扫3例呈稍高密度,2例呈等密度,1例MRI呈稍长T1短T2;增强扫描2例病灶呈“快进......
作者:张福康;梁文;陈菲菲;全显跃;刘真喜 刊期: 2016- 01
-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MSCT表现及病理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并对照病理结果进行分析,以提高对其认识及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经病理确诊的PSH患者的CT征象,3例仅行胸部CT平扫,余36例行CT平扫和增强.结果:男6例,女33例,平均年龄(46.9±14.36)岁,均为单发病灶,左肺19例,右肺20例.周围型30例,中央型9例,胸膜下32例(15例宽基底贴于胸膜),非胸膜下7例.......
作者:吴若岱;杜龙庭;方伟;黄泽弟;李景雷 刊期: 2016- 01
-
纤维板层型肝癌CT/MRI征象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纤维板层型肝癌的CT/MRI影像学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通过RIS/PACS系统获取病理诊断为纤维板层型肝癌的患者7例,对CT/MRI影像学表现进行描述,并探讨其特异性征象.结果:纤维板层型肝癌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异性,可以作为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依据.CT/MRI表现:一般直径>10cm的单体肿瘤,边界清晰.无肝硬化背景.肿瘤实质成分动脉期混杂强化为主、门静脉期及延......
作者:包丽丽;赵磊;徐晓燕;张明昱;任向宇;福泉 刊期: 2016- 01
-
CT增强扫描与MR增强扫描对腹主动脉及分支血管的比较影像学研究
目的:比较CT增强扫描与MR增强扫描两种方法对腹主动脉及分支血管的影像学评估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条件的行腹部CT血管成像或CT增强扫描与MR增强扫描的患者.分析比较两组图像,并测量腹主动脉及分支血管管腔的直径.结果:共30例患者(男17例、女13例).CT增强扫描与MR增强扫描图像均可以清晰显示腹主动脉及其主要的动脉分支.两种成像方法测量的腹主动脉前后径(CT,17.38mm±2.6......
作者:杨飞;韩帅;陈静;王大伟;崔书君;耿鹤群;李传贵 刊期: 2016- 01
-
SWI检测急性脑梗死伴有微出血病变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急性期脑梗死伴有微出血病变中的诊断价值,以及在急性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复查的监测意义.方法:对64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行SWI、MR常规序列、DWI(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CT扫描.分析上述序列对所有急性脑梗死病例脑微出血(cerebralmicrobleeds,CMBs)的检出率及在SWI上的分布特点,并根据SWI序列上CM......
作者:熊丽琴;陈军;王亚瑟;冯金坤;王俊 刊期: 2016- 01
-
双低技术在腹主动脉联合下肢动脉CTA中的可行性探讨
目的:比较腹主动脉联合下肢动脉CT成像中两种不同对比剂注射方案对对比剂剂量的影响.方法:搜集临床上怀疑腹主-下肢动脉疾病行CT血管成像(CTA)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A、B组,对比剂(350mgI/mL),A组:男16例,女9例,平均年龄(58.53±9.39)岁,平均体质量(67.86±11.65)kg,平均扫描范围(124.65±8.28)cm.B组:男17例,女8例,平均年龄(60.87±9......
作者:李燕花;于鹏;宫凤玲;马春梅;张惠英 刊期: 2016- 01
-
医用CT在三维椭球颗粒随机堆积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颗粒随机堆积问题是物理和工程领域的热门问题.椭球颗粒随机堆积体系作为球形体系的拓展,增加了旋转自由度,从而表现出更复杂的性质,由于椭球颗粒比球形颗粒更类似于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非规则颗粒,因此其研究其有重要的实用价值.研究三维颗粒堆积结构问题一般需要CT成像技术,本文介绍了如何利用医用CT对三维椭球随机堆积体系进行成像研究的技术细节,包括如何通过图像处理的方法获取椭球颗粒的空问位置、取阳和体积,如何......
作者:闵佶华;董海鹏;杲霄源;林慧敏;曹一新;王宇杰;寇斌权 刊期: 2016- 01
动态资讯
- 1 老年人脑转移瘤的CT诊断及临床特点
- 2 CT低剂量冠状动脉成像的管电流与管电压参数优化现状
- 3 急性颈椎损伤的CT诊断
- 4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2016年征订启事
- 5 基于模型融合的有限角度CT迭代重建方法
- 6 脊柱骨折PKP术中骨水泥灌注量的影像学研究?
- 7
- 8 16层螺旋CT重建在距骨骨折的应用价值
- 9 输尿管结石的CT诊断
- 10 高能双能X射线DR成像及物质识别技术综述
- 11 基于匹配追踪算法的强屏蔽剥离技术在樊159井区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 12 基于约束Landweber迭代的重建算法
- 13 2006年台湾海峡通道工程预研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 14 图像重建块迭代算法中松弛参数选取的研究
- 15 多层CT重建算法对比研究
- 16 地震事件自动识别技术及其在南岭流动台阵的应用?
- 17 小型工作站在中小型医院的应用价值探讨
- 18 螺旋CT对局灶性脂肪肝的鉴别诊断价值
- 19 基于CUDA的三维数据并行可视化
- 20 一种基于对称结构优化的OSEM快速重建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