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1992年创刊,主要刊登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CT科技的前沿和进展。期刊设有理论与方法、地球物理CT、工业CT、医学CT、综述和信息等栏目,是从事CT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的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进行学术交流的园地,也是图书、情报等部门的信息来源。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我国少数专门刊登CT理论与应用科技领域研究成果的中英文学术刊物之一,经过多项指标综合评定及同行专家评议推荐,自2004年第1期起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地震局

主办单位: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部门: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41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017/P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颁发的优秀期刊证书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地震局
  • 主办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1004-4140
  • 国内刊号:11-3017/P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颁发的优秀期刊证书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1995年第1期文章
  • 腰椎管侧隐窝分型及影响侧隐窝狭窄症诊断的几个因素(附120例CTM分析)

    作者对120例因下腰痛手术治疗在术前进行过CTM检查的患者作了影像学及临床分析.按形态不同,侧隐窝可分为五种类型:(1)三角型,即整个椎管呈倒三角形,其侧隐窝完全开放;(2)猫耳型,因后关节和椎体后缘轻度增生,形成底宽顶尖的侧隐窝,整个椎管形如猫头,侧隐窝为猫耳,基本开放;(3)牛角型,因关节突向椎体方向过度增生使侧隐窝呈横向伸开的带状,中央椎管不窄,横断面形如牛头,侧阴窝为牛角,严重者侧隐窝可近......

    作者:候树勋;吴闻文;商卫林;欧阳忠南;张立新 刊期: 1995- 01

  • CT在肝癌LP-TAE术后的应用价值 (附30例)

    作者对30例原发性肝癌LP-TAE治疗前后有CT检查的病例进行分析,讨论了碘油选择性沉积在肿瘤内的机理.LP-TAE术后肿瘤区域四种成份的CT表现.碘油在肿瘤内的三种分布类型及其意义.重点讨论了肝癌LP-TAE术后CT检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疗效观察提供帮助,即肿瘤大小变化、碘油聚积量及分布情况、肿瘤区密度变化、子结节的发现和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的发现等.......

    作者:庞闽厦;李杰然;曹介枢;李振芝 刊期: 1995- 01

  • 病毒性肝炎、肝硬变与胆囊病变的CT观察

    本文对我院近两年来住院的病毒性肝炎患者500例和肝炎后肝硬变患者100例胆囊病变的CT检查结果作了回顾.结果表明急性肝炎、慢性活动型肝炎与肝硬变三组的胆囊病变发病率分别为68.6%、85.0%和94.0%.三组比较差异显著.急性肝炎以胆囊缩小、囊壁增厚和/或毛糙及胆囊周围炎为主;慢性活动型肝炎以囊壁增厚和/或毛糙、胆囊肿大为主,单纯胆囊缩小和胆囊结石较少;肝炎后肝硬变以胆囊肿大、胆囊结石和囊壁增厚......

    作者:王薇 刊期: 1995- 01

  • CT机远程维修诊断系统

    全身CT扫描机是一个庞大、复杂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各国的CT厂商都在努力提高CT开机率.除精心设计、制造提高可靠性外,另外的途径是出现故障后及时维修.为此,我们在研制生产我国第一台全身CT机CT-C6000的同时,研制成功了CT远程维修诊断系统.即借助于普通电话网,在公司总部就可以实现对千里之外的CT机故障进行诊断与维修.......

    作者:郑全录;江根茜;李甲递;周云凤;王松林;徐鹏程 刊期: 1995- 01

  • CT-C6000全身CT扫描机设计与实现

    全身扫描机,即全身X射线计算机层析扫描摄影装置,其研制与生产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把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台全身CT扫描机CT-C6000的设计与实现介绍给大家,为我国的CT技术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郑全录;李甲递;周云凤;江根苗;王松林;徐鹏程 刊期: 1995- 01

  •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CT诊断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头部加速运动引起的脑白质轴索广泛性损伤.我们报告18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提出DAI的CT诊断标准:大脑皮髓质交界处、基底节内囊区域、胼胝体、脑干或小脑一个或多个直径≤2cm的出血灶,和/或脑室内出血,无明显颅内血肿和挫裂伤;或CT仅提示急性弥漫性脑肿胀、蛛网膜下腔出血,但伤后原发性持久昏迷,无脑缺氧情况.在386例急性脑外伤中,CT诊断DAI18例.对DAI的发病机理、......

    作者:高艳;张伯会 刊期: 1995- 01

  • 日立MRP-7000临床应用经验

    本文简介了我院应用日立MRP-7000的初步经验,提出性能稳定、图象质量好、软件技术先进的中、低场强的永磁型磁共振成像系统仍然适合于我国的各种类型的医疗机构.......

    作者:陈正光 刊期: 1995- 01

  • 煤矿巷间地震层析成像技术探测煤体构造

    本文对煤矿井下巷间地震波透射观测资料在平滑弯曲射线的基础上,利用联合迭代法(SIRT)进行煤体波速场的反演成像,并结合数值计算结果给以验证.其结果表明:采用平滑弯曲射线追踪地震波射线可以大大提高成像质量;地震层析成像技术用于探测煤体中的构造是一种有效且可行的方法.......

    作者:滕学军 刊期: 1995- 01

  • 电磁波层析成像100例的统计分析

    本文给出了近十二年间100个电磁波层析成像实例的统计资料,分析了电磁波层析的勘查精度与像元尺寸的关系,以及电波仪的频率设置,野外测量时的覆盖次数、方程组的欠定性等问题,并得出结论:为了提高电磁波层析的实用水平,需要研制频带宽、功率大和天线短的新一代电波仪;也需要研究欠定方程组模式下的成像方法和重建算法.与此同时,叙述了重建算法研究中模型设计与实际情况脱节的不足之处.......

    作者:刘立振;何建文;张海云;唐玉民 刊期: 1995- 01

  • SOMATOM DR3型CT扫描系统主控计算机可靠性分析及故障排除

    SOMATOMDR3型CT扫描系统的主控计算机为PDP11/44小型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思想是采取以主控计算机为核心进行控制.由于PDP11/44系列小型计算机具有单总线结构,并有较强的中断处理能力,因此在整个系统中它能很好地进行扫描启动、控制、实时数据采集、图象重建和管理、图象存贮和传送等,并完成主操作台与独立诊断台任务的分时处理.若主控计算机发生故障将对整个系统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介绍了SO-M......

    作者:张振荣 刊期: 1995-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