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1992年创刊,主要刊登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CT科技的前沿和进展。期刊设有理论与方法、地球物理CT、工业CT、医学CT、综述和信息等栏目,是从事CT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的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进行学术交流的园地,也是图书、情报等部门的信息来源。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我国少数专门刊登CT理论与应用科技领域研究成果的中英文学术刊物之一,经过多项指标综合评定及同行专家评议推荐,自2004年第1期起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地震局

主办单位: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部门: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41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017/P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颁发的优秀期刊证书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地震局
  • 主办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1004-4140
  • 国内刊号:11-3017/P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颁发的优秀期刊证书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2006年第4期文章
  • 不同部位室管膜瘤MRI特征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部位室管膜瘤的年龄分布及其MRI特征.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8例室管膜瘤,所有患者均行了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分析患者的年龄分布并在MRI图像上观察肿瘤大小、位置、生长方式、信号特点,有无囊变和出血及肿瘤的强化方式.结果58例室管膜瘤中,27例(46.6%)位于幕上,患者年龄大部分分布在30-50岁之间,侧脑室占20例;20例(34.5%)位于幕下,年龄分布多在20岁以......

    作者:吕国士;王德韧;云浩;左宏 刊期: 2006- 04

  • 螺旋CT-3D和MPR对胸腔入口区良性病变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CT-3D和MPR对胸腔入口区良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或DSA或临床观察证实的51例胸腔入口区良性病变的CT资料.结果51例胸腔入口区良性病变包括气管源性病变8例;肺尖疝3例,肺尖肺大泡2例;甲状腺良性肿块21例;食道憩室3例;淋巴结结核5例;血管性病变9例及神经鞘瘤1例.结论螺旋CT-3D和MPR对胸腔入口区良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是轴位扫描重要的补充手段.......

    作者:陈孝柏;高顺禹;温廷国;赵丽君;段永利;傅岩 刊期: 2006- 04

  • 数字乳腺图像增强的应用和比较

    数字乳腺图像是乳腺疾病诊断的依据.由于乳腺钙化的形态比较小,加之噪声的淹没,所以需要进行图像增强.不同的图像增强方法效果是不同的,通过对其的应用和比较,以期得到数字乳腺图像增强的佳方法.......

    作者:吴笑松;李明 刊期: 2006- 04

  •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多层螺旋CT诊断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平扫对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的诊断价值.方法复习2658例病人头颅CT平扫结果,测量其中可显示的基底动脉(BA)的直径、分出大脑后动脉的高度及走行位置,检出符合Smoker等定义的VBD病例.结果2658例全部按常规8mm多层CT容积扫描并行3mm重建,2379例能清楚显示BA,共发现16例符合Smoker等定义的VBD的病例,其CT与临床表现与文献报道相似.结论头颅多......

    作者:向子云;刘涛;詹勇 刊期: 2006- 04

  •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影像学表现

    目的总结并分析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CSHas)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发生于海绵窦部的绵状血管瘤影像学资料结果6例病变中4例表现为T1稍低信号,2例表现为等信号,4例在平扫CT中为稍高密度影,增强扫描所有病例均呈现不均匀的明显对比增强.结论海绵窦部的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表现有一定特点,有助于海绵窦部占位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张巨武;陈孝柏;孙骇浪;韩小弟;付兵;周奇芳;杨岸超 刊期: 2006- 04

  • 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上肢动脉疾病的应用

    目的:探讨16排CT血管成像在上肢动脉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3例临床怀疑上肢动脉阻塞性患者行16排CT扫描,采用容积再现(VR)、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处理图像.结果:13例上肢CTA中,有9例锁骨下动脉狭窄,1例左侧肱动脉完全闭塞,1例右侧腋动脉动脉瘤,其中8例经DSA证实.结论16排CT上肢血管成像是一项高度准确的成像技术和非侵袭性检查方法.......

    作者:么刚;孙建男;刘巍立;李雪岩;陈秀梅 刊期: 2006- 04

  • 腰骶管内囊肿的CT、MR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腰骶管内囊肿的临床表现、CT和MRI诊断及鉴别诊断,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腰骶管内囊肿的影像学特征,并评价CT、MRI对该病的诊断价值,MRI检查19例,CT检查11例.结果在19例腰骶管内囊肿中,肠源性囊肿2例,脊膜囊肿17例;2例多发,其余均为单发;有11例行CT检查,检出囊肿7例;19例全行MRI检查,均查出囊肿.结论MRI是椎管内囊肿的佳检查方法,......

    作者:张英 刊期: 2006- 04

  • 岛津SCT-4800 CT的应用和维修

    本文主要讲述我院在缺少必备的医疗设备维护图纸资料的情况下,岛津SCT-4800CT机的应用与维修的经验.......

    作者:何世强 刊期: 2006- 04

  • 良性对称性脂肪瘤病的影像诊断

    目的探讨Madelung`s病的CT及MR表现.资料与方法结合文献回顾分析16例良性对称性脂肪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2005年12月间我院影像及临床科室证实的Madelung`s病16例.男性15例,女性1例.应用GEProcessF-II型多层螺旋CT扫描机以及XGYOPER-0.35T永磁性磁共振扫描仪.行颈部及下颌部扫描.磁共振扫描常规应用脂肪抑制序列.结果16例病人......

    作者:李晓阳;马巨文;邢国风;张德江;胡文俭 刊期: 2006- 04

  • 基于扇形束投影重排的血管造影剂的动态监控

    CTA作为一种新的非损伤血管成像技术是诊断血管疾病的重要技术之一.只有当造影剂达到适当的浓度时,触发主扫描才能获得高质量的血管图像.目前常用的造影剂监控方法是基于图像重建的监控方法,本文将提出一种基于扇形束投影重排的血管造影剂监控方法.这种方法直接对扇形束投影重排后获取监控截面内造影剂的变化量,从而可以监测造影剂的出现与否.相比于基于图像重建的方法,本文提出的方法不需要进行图像重建,因此具有更好的......

    作者:刘敏;吕东辉;张海燕;严壮志;曹艳;陈克敏 刊期: 2006-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