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1992年创刊,主要刊登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CT科技的前沿和进展。期刊设有理论与方法、地球物理CT、工业CT、医学CT、综述和信息等栏目,是从事CT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的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进行学术交流的园地,也是图书、情报等部门的信息来源。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我国少数专门刊登CT理论与应用科技领域研究成果的中英文学术刊物之一,经过多项指标综合评定及同行专家评议推荐,自2004年第1期起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地震局

主办单位: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部门: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41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017/P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颁发的优秀期刊证书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地震局
  • 主办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1004-4140
  • 国内刊号:11-3017/P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颁发的优秀期刊证书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2016年第2期文章
  • 宿主免疫功能低下并发肺结核CT表现特征

    目的:研究宿主免疫功能低下并发肺结核的CT影像表现特征.方法:搜集38例免疫功能低下并发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从病变类型、分布、大小、形态、性质以及淋巴结改变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免疫功能低下并发肺结核患者的CT影像表现以浸润型肺结核为主,病变广泛分布,主要表现为实变阴影(38/38,100%)、多发性结节(21/38,55%)、空洞(16/38,42.1%)、淋巴结改变(11/38,2......

    作者:余红胜;沈又利;刘孟磊;段潘峰 刊期: 2016- 02

  • CT和MRI对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CPM)的CT、MRI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并评估其在CPM诊断及随访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我院临床确诊的CPM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结果:4例患者行CT检查,其中阳性2例,阴性2例,阳性病例中桥脑、双侧大脑脚及右侧小脑多发斑片状低密度灶1例,桥脑低密度灶1例;8例患者行MRI检查均有阳性表现,其中桥脑中央病灶8例,对称性分布,边缘清晰,呈圆......

    作者:胡丽;吴德红;余刚;陈学强;陈平有 刊期: 2016- 02

  • 表现局灶性磨玻璃密度肺癌的CT诊断与随访分析

    目的:分析局灶性磨玻璃密度(fGGO)肺癌的CT表现,以提高诊断早期肺癌的准确率.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临床及CT资料完整的、表现为磨玻璃密度的肺癌病例34例,作回顾性分析,观察病灶大小、形态、边缘、密度及其他肺癌倾向征象,以及病灶在随访过程中的影像学变化.结果:34例患者中pGGO7例,mGGO27例,瘤肺界面清晰,病灶边缘可见分叶、毛刺,病灶内部可见空泡、支气管充气征,病灶周围可见胸膜凹......

    作者:包亚红;成钢 刊期: 2016- 02

  • 幕上及幕下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CT及MRI影像学表现

    目的:研究幕上及幕下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9例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使用GEHighspeedCT/i,对所有患者进行CT平扫;使用GEsignaTwinspeed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对所有患者进行MRI平扫,观察39例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幕上及幕下脑室中肿瘤的具体位置、大小、形态,对比CT检查的表现与MRI检查的表......

    作者:吴延春;吴东青;胡君 刊期: 2016- 02

  • MSCT对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的MSCT表现,进一步提高对该病认识.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回顾性分析一例经我院确诊的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SCT图像的特征.结果: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MSCT图像显示椎体骨质破坏区内线状、楔形及不规则形骨嵴残留,椎体终板多发裂隙样碎裂,一侧附件受累,椎体及附件均呈膨胀性改变,病变侵犯周围形成软组织肿块;MSCT能直观显示病灶影像.结论:MSCT能清晰显示脊柱......

    作者:徐官珍;童成文;兰珊;王琳琳;刘源源;罗小琴;张自力;邹文远 刊期: 2016- 02

  • 后循环缺血患者椎基底动脉狭窄的3D-TOP-MRA与DSA对照研究

    目的:对照分析后循环缺血患者椎基底动脉的3D-TOP-MRA和DSA检查结果,探讨3D-TOP-MRA用于后循环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0例后循环缺血患者分别完成椎基底动脉的3D-TOP-MRA和DSA检查,以盲法判断动脉血管的狭窄情况,对比分析两种方法检测结果间的相关性,并系统评价3D-TOP-MRA的诊断效率.结果:以DSA为金标准,3D-TOP-MRA检测出狭窄血管的总体灵敏度为88.2......

    作者:谢惠;覃川;吕发金;王毅;邓小林;张丽娟;胡建刚;杨俊潇;荣天;施武非;屈亚林;周帮建;周琴;方祥勇 刊期: 2016- 02

  • 128层螺旋CTA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诊断颈动脉狭窄性病变(CA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分别于1周内行128层螺旋CTA及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检查,共计116个节段,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分析MSCTA与CDFI对颈动脉狭窄诊断的结果.结果:MSCTA检出轻度狭窄9支,中度狭窄12支,重度狭窄18支,完全闭塞14支;经CDFI诊断轻度狭窄9支,......

    作者:梁辉清;张胜林;唐堪华;袁国奇;刘海明;刘锐洪 刊期: 2016- 02

  • 探讨肘部固定夹板应用于CT增强患者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肘部固定夹板应用于CT增强患者中的临床实际价值.对象与方法:将预做CT增强检查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在进行CT增强检查前肘关节部位不使用肘部固定夹板;观察组所有患者在进行CT增强检查前肘关节部位使用肘部固定夹板,比较两组患者碘对比剂渗漏的发生率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对照组60例患者中发生渗漏10例,发生率为16.7%,护理服务满意度8......

    作者:汪令生;汪令成;吴德红;吴磊;陈义加;付传明 刊期: 2016- 02

  • CT淋巴管造影对淋巴管肌瘤病乳糜胸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CT淋巴管造影对淋巴管肌瘤病乳糜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至2014年我院38例临床或病理证实的LAM患者及172例非LAM乳糜胸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淋巴管造影(DLG)及淋巴管造影后CT检查,由2名医师对CT淋巴管造影(CTL)显示乳糜胸的发生部位、分布类型及胸导管梗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CTL显示36例LAM合并乳糜胸.单侧积液23例(右侧11例,左侧1......

    作者:张奇瑾;王仁贵;张春燕;沈文彬;孙应实;李晓婷;曹崑 刊期: 2016- 02

  • 血管液态金属造影成像金属伪影校正算法研究?

    X射线显微CT可用于研究解剖学血管网络的可视化问题.为了突出显示血管,可向血管中注入液体金属造影剂.但是由于液体金属造影剂具有较高的线性衰减系数,会在重建图像上产生放射状的金属伪影,造成血管边界不准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基于骨硬化校正方法,提出了新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减轻离体猪肾血管造影成像的金属伪影,提高成像质量.......

    作者:柴佳彬;李公平;魏存峰;魏龙;于洋;王倩;刘宝东 刊期: 2016-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