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1992年创刊,主要刊登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CT科技的前沿和进展。期刊设有理论与方法、地球物理CT、工业CT、医学CT、综述和信息等栏目,是从事CT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的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进行学术交流的园地,也是图书、情报等部门的信息来源。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我国少数专门刊登CT理论与应用科技领域研究成果的中英文学术刊物之一,经过多项指标综合评定及同行专家评议推荐,自2004年第1期起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主管单位: 中国地震局
主办单位: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部门: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41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017/P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颁发的优秀期刊证书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地震局
- 主办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1004-4140
- 国内刊号:11-3017/P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单扇区扫描联合三段团注技术在实现64排CT胸痛三联“双低”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单扇区扫描联合三段团注技术在64排螺旋CT胸痛三联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0例临床表现急性胸痛并行64排螺旋CT胸痛三联CTA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扫描心率范围50~75次/min,身体质量指数范围18~28.A组为实验组,采用单扇区采集重建技术,管电压100kV,对比剂三段式团注,用量60~70mL.B组为对照组,采用多扇区采集重建技术,管电压120k......
作者:梁爽;胡巍;易姣娥;谭先华;袁希 刊期: 2015- 06
-
256层螺旋CT机头颈部CTA检查对SAH患者脑损害程度及脑血管痉挛的评价作用分析
目的:研究256层螺旋CT机头颈部血管成像(CTA)检查对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诊断作用以及血清S-100B蛋白检测对SAH患者脑损害程度及脑血管痉挛的评价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SAH患者共77例,根据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和Hunt-Hess分级分成不同组别,对其进行256层螺旋CT机头部CTA检查及血清S-100B蛋白水平的检测.结果:在......
作者:刘群;刘丽;乔红艳;付天鹏;姜建威;范常燕 刊期: 2015- 06
-
多排螺旋CT冠脉血管造影在冠心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对比分析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及灵敏度,探讨CTA在检查冠状动脉狭窄病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采取随机计数表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确诊冠心病或疑似病例78例,进行CTA检查,并于检查前后一周内行DSA检查,将CTA及DSA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病变管腔的狭窄程度及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比较.结果:......
作者:韩宏程 刊期: 2015- 06
-
超声与CT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研究超声与CT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提高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准确率.方法:以我院于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完整病历资料为分析对象.所有患者在两周内先后进行超声和CT检查,保留有完整的图像检查结果,且术后均经病理学证实.应用超声和CT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超声联合CT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3.17%、93.......
作者:于蓓;李亚超 刊期: 2015- 06
-
颅内动脉瘤诊断及治疗的影像学评价对比研究
目的:评价CTA在诊断及治疗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97例临床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中首先随机选择CTA及MRA两种无创伤检查中的一种,随后均行DSA检查.以DSA和外科手术确诊为参考,比较CTA,MRA及DSA在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优势和不足.选择相应治疗后,行CTA+DSA或MRA+DSA复查,评价动脉瘤的残留情况.结果:①50例行CTA+DSA检查组中,确诊阳性病例46例.CTA检测的特......
作者:康志雷;石辛景;张钊 刊期: 2015- 06
-
基于光子计数探测器的能谱CT的研究
本文的目的是评估光子计数探测器对CT成像的性能的影响,我们对一款基于碲锌镉(CZT)的光子计数探测器进行了性能测试,并搭建一个成像平台.首先对探测器系统进行能量增益的校正以及坏像素点校正,以减少探测器响应的不均匀性对CT成像的影响.然后对探测器进行能量-阈值标定,以确定探测器的工作能量阈值.终搭建成像系统,对X光能量分别大于36和45keY的数据,获得了模体的重建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作者:徐品;陈奭;袁刚;张寅;郑健;邢晓曼;孙明山 刊期: 2015- 06
-
层析成像反演速度建模方法研究
本文应用层析成像反演方法优化叠前深度偏移速度模型.阐述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建模流程,详细介绍利用两种不同层析反演方法来优化深度域的层速度模型,对同一实际地震资料速度模型建立的应用效果表明,在资料信噪比较高的地区能提供准确解释层位信息的前提下,模型层析反演优化后的速度模型精度要比网格层析反演优化后的速度模型更高,且稳定性强.......
作者:薛花;张宝金;文鹏飞 刊期: 2015- 06
-
基于空变阻抗约束的贝叶斯稀疏脉冲反演
常规的基于贝叶斯理论的稀疏脉冲反演中,各约束项的拉格朗日算子均采用的是恒定的常系数.反演实际资料发现,波阻抗反演剖面与钻井资料的油气显示并不能很好地对应.考虑到反演不同地震道数据时,低频趋势模型所起的约束作用应当不同.本文在常规反演的基础上做出了改进,假定阻抗约束系数是一个空间变量,由各地震道的实际地震数据与合成记录之间的振幅残差来确定该道的阻抗约束系数.实际资料应用表明,改进后的反演结果更稳定,......
作者:肖开攀;张达;张繁昌 刊期: 2015- 06
-
同步辐射显微CT的人关节软骨三维成像研究
目的:探讨同步辐射显微CT(SR-μCT)相位对比技术成像研究人软骨细微组织结构的可行性.方法:3例直径约1mm,高度约4mm的圆柱状离体人软骨(正常1例,轻度损伤1例,重度损伤1例)样本,经4%甲醛溶液固定后行SR-μCT扫描,扫描后将原始投影图像相位恢复,切片重构及三维重建,而后与病理图片对照,对比分析SR-μCT图像的细胞形态,大小及排列方式;比较正常标本与软骨损伤标本的胶原原纤维网的改变.......
作者:刘成磊;郗艳;左后东;杨春明;姚伟武 刊期: 2015- 06
-
CBCT对上气道形态的研究进展
上气道为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多种影像学手段的应用,对其认识逐步深入.以往研究有其局限性或不可靠性,目前锥形束CT(CBCT)已成为研究气道形态大小的主要手段.总结应用CBCT研究气道的多种气道划分标准、多种分析测量软件及方法,主要通过测量气道容积、长度、不同截面矢状径、横径和面积等项目,研究不同骨面型患者的气道特点,得出差异所在,用以指导气道疾病的治疗及错颌畸形的正畸正颌手术等.......
作者:郑颖;蔡兴伟;杨永进;郝丽静 刊期: 2015- 06
动态资讯
- 1 脊柱神经母细胞瘤误诊思维分析
- 2 基于二次场的海洋可控源电磁法三维有限元正演
- 3 基于感兴趣区域CT重建的运动估计
- 4 沧州地区地壳上地幔的远震P波三维速度结构成像
- 5 化学位移 MRI 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肝脏脂肪沉积的量化研究?
- 6 周围型腰椎管狭窄及椎间静脉压迫症的临床CT分析
- 7 锥束微型CT图像重建中射线源位置的修正
- 8 混凝土CT图像的几何校正
- 9 CTCA狭窄程度及局部心肌功能障碍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 10 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肾上腺增生的诊断价值
- 11 探讨超低剂量前瞻性冠脉CTA成像技术在低体重指数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 12 地震走时层析成像方法及在陨石坑探测中的应用?
- 13 颅脑转移瘤的高分辨率CT诊断分析
- 14 CT图象重建的算法优化和代码优化
- 15 国际CT和三维断面成像会议通知(No.1)
- 16 利用井间地震层析成像方法探测隐伏断层
- 17 直接投影断层成像技术的初步实验研究
- 18 地震层析成像方法综述
- 19 双源CT诊断兔急性肺栓塞实验研究
- 20 扇束图像重建中OSEM算法及子集划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