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1992年创刊,主要刊登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CT科技的前沿和进展。期刊设有理论与方法、地球物理CT、工业CT、医学CT、综述和信息等栏目,是从事CT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的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进行学术交流的园地,也是图书、情报等部门的信息来源。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我国少数专门刊登CT理论与应用科技领域研究成果的中英文学术刊物之一,经过多项指标综合评定及同行专家评议推荐,自2004年第1期起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首页>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地震局
- 主办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1004-4140
- 国内刊号:11-3017/P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颁发的优秀期刊证书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地下介质和物流运移的综合成像方案
郭履灿
关键词:比较方法论, 地震CT, 电阻率层析, 核磁共振成像, 地下水, 活动断层, 三维成像
摘要:目的:借鉴比较方法论,为研究天气过程的三维成像和在三维动态天气过程的基础上,所发展的描述冷暖气流等多种参数(气压、温度和湿度、风速、风向、水蒸汽密度等)的动态三维显示,初步解决了暴雨和天气预报的难题,促进了天气预报的成功,在地球科学中起到了示范作用.从而联想到在地下介质和物流运移过程的综合成像.资料和方法:本文总结了地面和地下探测手段的多样性,列举了天然地震CT的精度已能达到1~5km的量级,地震人工爆破作勘探可以达到10~20米的成像分辨率,地下电阻率和电磁成像可以分辨到1~2米的量级;将磁共振(MRI)用于地下成像可得到地下水分布的动态观测深度,概括了这三方面的前沿性进展,并与震源的空间分布和地应力相结合,进而设计出综合性的观测系统.发展地下水、岩浆、地应力和活断层结构和地震破裂面等多种参数的动态显示,设计出一套观测系统,并阐述它的科学意义.结果和结论:将以上三方面的观测方法综合起来:可在有火山喷发危险的区域、具有诱发地震危险的大型水库地区,和在发生了强烈地震的地区,为了抗震救灾,有必要同时进行以上三个系统的观测,引入可视化数字科技,便于了解地下水和岩浆的运移过程及相关参数的变化,并配合当前已有的综合监测系统(震源空间分布、地震应力和其他前兆等),服务于保障大型水库的安全、促进强震预测,及对火山喷发、矿井塌陷、突出的监测预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