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1992年创刊,主要刊登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CT科技的前沿和进展。期刊设有理论与方法、地球物理CT、工业CT、医学CT、综述和信息等栏目,是从事CT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的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进行学术交流的园地,也是图书、情报等部门的信息来源。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我国少数专门刊登CT理论与应用科技领域研究成果的中英文学术刊物之一,经过多项指标综合评定及同行专家评议推荐,自2004年第1期起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主管单位: 中国地震局
主办单位: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部门: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41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017/P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颁发的优秀期刊证书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地震局
- 主办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1004-4140
- 国内刊号:11-3017/P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基于傅里叶变换的频谱分析法在X射线轮胎检测中的应用
子午线轮胎的缺陷检测方法比较多,频谱分析法是基于频域的图像分析方法,其主要功能是获取图像在频域中的纹理特征.傅里叶变换能够将时域的信号分解为频域各频率分量下之和,即分解为各个频率下的谱.然后通过对得到的频谱进行图像处理,判断轮胎有无缺陷.实验证明使用基于傅里叶变换的频谱分析法进行子午线轮胎缺陷检测可以大幅降低工作量,提高轮胎检测效率.......
作者:冯霞;石超;丁文波;冯燕;郝振平 刊期: 2014- 03
-
工业CT的系统结构与性能指标
本文试图从工业CT系统基本原理入手,分析系统结构和基本假设偏离之处,讨论这些偏离对于CT系统性能指标之影响.......
作者:张朝宗 刊期: 2014- 03
-
碳酸盐岩溶洞成像要素分析与研究
碳酸盐岩油气藏储集空间以裂缝和溶洞为主,在地震剖面上主要表现为“串珠状”.为了研究溶洞成像规律,本文通过大量的数值模拟,分析溶洞的成像分辨率,探讨溶洞成像与上覆地层、信噪比(SNR)、覆盖次数、偏移速度和偏移方法之间的定量关系.研究认为:①无论是溶洞的纵向分辨率还是横向分辨率,均满足1/4波长调谐规律,可以将薄层机理转用至溶洞分辨率解释;②溶洞的存在会对上覆地层产生下拉效应,使溶洞在地震剖面上呈塌......
作者:张军华;朱文博;吴成;徐颖;王立歆;胡中平 刊期: 2014- 03
-
煤岩吸附二氧化碳气体的CT实验研究
利用工业CT技术及应变测量研究不同气压下煤岩的二氧化碳气体吸附性质.研究发现:煤样的应变随吸附时间和气体压力的增加而增加,且在不同方向是不同的,吸附气体导致煤样孔隙率增加;煤样CT图像的灰度均值和灰度标准差随吸附时间和气体压力的增长都表现出增加的趋势.结果表明:吸附二氧化碳导致煤样总体发生膨胀变形,这为吸附提供更多的孔隙表面积而使吸附气体量增加,含气煤样的密度也因此而增大;气体吸附导致的煤样密度均......
作者:郝耐;毛灵涛;魏峰;马甲年 刊期: 2014- 03
-
基于Matlab平台GUI的地震走时层析成像快速实现
地震走时层析成像是地球物理反演中的成熟方法之一,已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围绕地震走时层析成像GUI的快速实现,首先简要介绍了地震走时成像方法的原理和方法,并基于Matlab软件平台,利用GUI开发环境编写了二维横向非均匀地震走时层析成像图形用户界面(GUI),实现了方便快捷地反演地震测深资料的速度结构并以人机交互方式快捷灵活地将图像显示出来;结合实际观测资料处理结果表明,......
作者:樊华;刘明军;赵国春 刊期: 2014- 03
-
μ子成像中心面伪影成因及其校正方法研究
PoCA算法和MLSD算法是宇宙线μ子成像中常用的两种算法,其成像结果在中心面普遍存在分布均匀、灰度值较小的层状伪影.本文通过分析μ子成像的物理机制和重建算法原理,研究上述中心面伪影,指出其产生原因是成像空间中存在本底物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校正方法,模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在不影响μ子三维重建的前提下有效地消除中心面伪影.......
作者:于百蕙;赵自然;王学武;吴笃蕃;以恒冠;曾志;程建平 刊期: 2014- 03
-
基于新的非局部先验模型的Bayesian低剂量CT重建算法
为了改善低剂量CT重建图像质量,在传统非局部先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投影对称性的改进非局部先验模型.基于该先验模型构造了一种贝叶斯(Bayesian)重建算法,并将其应用到低剂量CT投影数据降噪中,通过滤波反投影算法重建出图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算法较基于传统先验模型的重建算法,能在去除噪声与保持边缘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
作者:姜盛杰 刊期: 2014- 03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评估中的价值综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明显提高[1],随之而来的是对诊疗水平要求的提升.据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直肠癌患者是否伴淋巴结转移,是否进行术前辅助放化疗、手术方式及范围的选择,是否进行术后放疗,局部复发率以及远端转移率等密切相关,是一项重要的影响预后的因素[2].而常规的成像方式对淋巴结状态的评估差强人意[3].目前磁共振成像在直肠癌的淋巴结状态判断方面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其在直肠癌淋巴......
作者:朱兰;潘自来 刊期: 2014- 03
-
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中降低辐射剂量的价值
目的:探讨双源CT自动管电流调制(ATCM)技术在冠状动脉成像中降低辐射剂量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双源CT冠脉成像资料,根据体重指数(BMI<18.5,18.5≤BMI≤24,BMI>24)将受试者分三组,每组分别为28例,50例及56例.每组各随机抽取一半受试者为实验组,根据体重指数手动调节管电流,同时使用ACTM技术(勾选CareDose4D)进行扫描;另一半为对照组,仅根据体重指数......
作者:薛水培;高德宏;姜梅;冯柳;张大波;周美红;张冰 刊期: 2014- 03
-
双源CT低管电压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
目的: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AG)作对照,探讨低管电压CT冠状动脉成像(CTC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52例疑似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行双源CTCA及CAG检查,将CTCA与CAG诊断结果进行对照.评价两种检查方法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一致性,并评估双源CTCA诊断冠状动脉明显狭窄(≥50%)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准确性.结果:CTCA与CAG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一致性好......
作者:陈宏才;鲁锦国;彭万宏;席仁刚 刊期: 2014- 03
动态资讯
- 1 无井波阻抗反演在西沙水合物研究中的应用
- 2 《CT理论与应用研究》影响因子情况
- 3 脑白质稀疏的CT特点及诊断价值
- 4 改进的IHS变换和小波变换相结合的图像融合
- 5 肺部局灶性磨玻璃结节MDCT 1mm薄层重建后的影像学表现
- 6 超声心动图联合64排CT心血管造影在法洛四联症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 7 基于CBS的违禁品目标凸现
- 8 利用核磁共振方法探查基岩裂隙水
- 9 医学图像三维表面模型重建
- 10 CT 成像的改进算法及其实验
- 11 首台国产螺旋CT的研制
- 12 化脓性脊柱炎影像学诊断(附23例分析)
- 13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果香峪溶洞勘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14 海绵窦动静脉瘘的CT诊断
- 15 CD50BG工业CT机计算机体系结构设计
- 16 CT在肝硬化血流灌注评价中的优势
- 17 增强CT结肠造影在结直肠癌术前评估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 18 口腔锥形束CT剂量评估模式的研究现状?
- 19 ICT切片重构模型的剖切及应用
- 20 超声散射CT技术发展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