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1992年创刊,主要刊登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CT科技的前沿和进展。期刊设有理论与方法、地球物理CT、工业CT、医学CT、综述和信息等栏目,是从事CT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的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进行学术交流的园地,也是图书、情报等部门的信息来源。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我国少数专门刊登CT理论与应用科技领域研究成果的中英文学术刊物之一,经过多项指标综合评定及同行专家评议推荐,自2004年第1期起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主管单位: 中国地震局
主办单位: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部门: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41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017/P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颁发的优秀期刊证书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地震局
- 主办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1004-4140
- 国内刊号:11-3017/P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震CT技术在城市地质勘察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通过应用地震层析成像(CT)技术,对跨孔成像法采集得到的初至波走时,用基于短路径法的弯曲射线追踪正演和基于LSQR算法的反演技术进行处理.与测井资料联合解释,得到井间波速分布图,对井控范围内的地层构造和地基注浆效果进行了研究,终得到断裂构造带和人防空洞的分布.认为地震CT在进行城市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浅层工程地质勘察时,能够解决地层岩性和构造的复杂性,对目标环境进行准确预测,在城市环境地质研究......
作者:郭淑君;侯延华;李红立;雷鸣;刘文增 刊期: 2014- 01
-
电测井中电流参数对地层的分辨能力分析
常规电测井一般通过测量供电电极的电流和测量电极之间的电位差来计算围岩的视电阻率并划分地层界面,而忽略了对电流参数的利用.本文基于欧姆定律,通过供电电极电流的变化定性分析其周围岩矿石电阻的变化,进而用电流强度变化曲线识别地层属性.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供电电极电流大小取决于电极的接触电阻,而视电阻率大小取决两个测量电极之间或供电与测量电极之问介质的电阻率总和,因此,电流比视电阻率对地层的灵敏度要高......
作者:强建科;肖俊平 刊期: 2014- 01
-
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在河流相储层研究中的应用
地震波形分类技术虽然比较成熟,但是在河流相油田开发中的应用还不完善.河流相储层侧向突变快,非均质性强,在井距较大的条件下井间储层非均质性预测便成了关键性难题.通过测井和三维地震结合,采用地震波形分类技术,以测井相型为桥梁,将地震波形特征转化为储层叠置特征,提高了储层平面分布非均质性描述的精细程度.研究表明:河流相储层典型的4种测井相型,对应4种地震响应特征,分别代表河流相储层的不同叠合模式.利用地......
作者:范洪军;范廷恩;王晖;高玉飞 刊期: 2014- 01
-
华北克拉通中西部地区瑞利面波噪声层析成像
根据2011年在鄂尔多斯地区新架的51套宽频带流动地震台数据,结合区域数字地震台网138个固定台站和2007年华北流动地震台阵连续一年的地震记录,基于背景噪声成像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得到了华北克拉通中西部地区6~36s的瑞利面波群速度分布图像.6~15s的成像结果很好地对应于上地壳的隆起和塌陷盆地构造;16~30s的成像结果揭示了大同盆地和汾河谷地西侧可能存在中下地壳低速层;30~36s的成像结果反映......
作者:施程成;鲁来玉;王椿镛;何正勤;丁志峰 刊期: 2014- 01
-
LFM信号检测混凝土缺陷研究
针对超声混凝土缺陷检测信噪比低、穿透深度浅的问题,提出利用线性调频(LFM)信号检测混凝土缺陷.通过在发射端发射时宽和带宽的积大于1的LFM信号,在接收端将回波脉冲压缩,得到主瓣较窄,信噪比较高的压缩信号.理论分析了换能器带宽对压缩效果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一定幅度的噪声存在条件下,回波信号经过脉冲压缩后仍能够得到好的压缩效果.实际检测结果表明,压缩后的LFM信号较压缩前检测信号明显提高了信......
作者:李长征;师芳芳;吴何珍 刊期: 2014- 01
-
局域双曲线Radon变换压制散射波研究与应用
一般而言,由于地下非均质体的存在所产生的二次波源,由它再生成新的波场,叫散射波场.目前,将散射波作为有效波来成像,已开始在溶洞和裂缝等特殊地质体的识别中得到应用.但对于野外资料采集来说,地表复杂地区,如戈壁、砾石区和山前带,大量存在的散射波却是干扰波,它们的存在会严重影响资料的品质,而其研究与实际应用国内外还很少.因此,通过正演模拟,分析散射波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散射波的去噪方法显得十分必要......
作者:王立歆;黄广谭;张彬彬;朱文博;张军华 刊期: 2014- 01
-
CT系统放大倍数与极限空间分辨率关系的数学推导
图像质量是CT系统的核心指标,而空间分辨率又是图像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图像的极限空间分辨率由系统的截止频率决定,通过对截止频率与系统的有效射束宽度的关系公式推导发现,工业CT系统放大倍数在不同的范围变化下CT系统有其佳放大倍数,此时CT系统的有效射束出现小值,极限空间分辨率达到其大值.这些规律的发现,为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根据自身CT系统的参数进行有效的调整,从而发挥设备的佳状态,使图像质量更......
作者:陈健;黄政仁;刘学建;杨金晶;陈忠明;刘岩;袁明;朱云洲 刊期: 2014- 01
-
煤岩CT图像二值化阀值选取及三维重构技术研究
运用工业CT实验系统(简称为DT-3)对煤样完成单轴加载实验,并对煤样进行一系列断层扫描,获取到不同截面处的破坏CT图像.基于图像分割技术,对图像的灰度级别设定不同的二值化阀值,得出不同阀值下的孔隙面积变化曲线图;并提出以拐点处对应的阀值作为裂隙图像二值化阀值时效果佳.由上述研究结果结合灰度线性加权平均插值方法,编程实现了煤岩CT图像的三维重构,为后续研究煤岩裂隙三维表征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张青成;王万富;左建民;毛灵涛;刘殿书 刊期: 2014- 01
-
体数据特征点检测算法综述
三维图像处理技术在当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体数据是一种重要的三维图像数据类型,基于体数据的三维特征点检测技术作为三维图像配准、分类和识别等方法的第一步,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基于体数据的特征点检测算法的特点,归纳总结了检测流程,对具有代表性的检测器进行了举例分析,后给出了检测算法相应的评价方法.......
作者:闫镔;谢易辰;陈文民;陈健;管民 刊期: 2014- 01
-
胰腺CT灌注成像的研究进展
作为新兴的功能学成像方法,胰腺CT灌注成像可以定量测量血容量、血流量、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和平均通过时间等灌注参数,进而反映胰腺局部组织病理变化而引起的血流灌注改变.目前胰腺CT灌注成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正常胰腺组织、胰腺癌、胰腺炎及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等方面,部分灌注参数的研究结果在不同研究中差异较大.但随着多排螺旋CT软硬件技术的发展,胰腺CT灌注成像研究有加速趋势,全面临床应用将成为可能.......
作者:解骞;梁宗辉 刊期: 2014- 01
动态资讯
- 1 民航CT安检设备技术性能检测与评估研究
- 2 坐标转换方法在成像模糊水道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 3 腹膜后间质瘤的MSCT表现及诊断价值
- 4 地震CT在芭蕉箐隧道地质灾害诊断中的应用
- 5 基于卷积反投影法重建康普顿背散射扫描图像
- 6 一种新型的公路核子检测仪
- 7 基于图割与快速水平集的腹部CT图像分割
- 8 能谱CT在局部心肌活性检测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 9 塔河油田普查地下淡水的地球物理工作模式
- 10 磁矢量层析成像
- 11 岩石超声检测信号初至的AIC自动拾取方法
- 12 探讨超低剂量前瞻性冠脉CTA成像技术在低体重指数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 13 两种斜缆采集正演模拟及虚反射压制效果分析
- 14 CT机X射线高频高压发生器的研究
- 15 西门子多排螺旋CT新技术
- 16 颈部淋巴结病变的螺旋CT诊断
- 17 超急性期脑梗塞的CT诊断价值与MR对照研究
- 18 沧州地区地壳上地幔的远震P波三维速度结构成像
- 19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在役管线焊缝故障缺陷的分类识别
- 20 两种典型三维CT系统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