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1992年创刊,主要刊登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CT科技的前沿和进展。期刊设有理论与方法、地球物理CT、工业CT、医学CT、综述和信息等栏目,是从事CT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的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进行学术交流的园地,也是图书、情报等部门的信息来源。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我国少数专门刊登CT理论与应用科技领域研究成果的中英文学术刊物之一,经过多项指标综合评定及同行专家评议推荐,自2004年第1期起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地震局

主办单位: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部门: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41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017/P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颁发的优秀期刊证书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地震局
  • 主办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1004-4140
  • 国内刊号:11-3017/P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颁发的优秀期刊证书
  • 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介绍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1992年创刊,主要刊登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CT科技的前沿和进展。期刊设有理论与方法、地球物理CT、工业CT、医学CT、综述和信息等栏目,是从事CT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的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进行学术交流的园地,也是图书、情报等部门的信息来源。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我国少数专门刊登CT理论与应用科技领域研究成果的中英文学术刊物之一,经过多项指标综合评定及同行专家评议推荐,自2004年第1期起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本刊栏目设置
理论与方法、地球物理CT、医学成像与图像分析、能谱CT、医学CT、综述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颁发的优秀期刊证书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投稿须知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社征稿要求

  作者投稿件时若无专门说明,则表示作者和《CT理论与应用研究》编辑部都共认:

  1.投稿稿件为原创作品、无一稿两投。稿件中没有侵犯他人著作权或其他权利的内容。

  2.作者应保证稿件内容不涉及保密问题。凡涉密单位作者投的稿件,如作者单位为公安、军队等院校或科研单位,作者应提供稿件不涉密证明。

  3.稿件自确定发表之日起,除作者特别说明外,按惯例其专有出版权、汇编权、发行权和网络传播权即授予《CT理论与应用研究》期刊,作者拥有论文著作权中的其他权利。

       4.CT理论与应用研究稿件要求

  4.1所投稿件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可靠,层次分明,论述精练,语言准确,符合规范。

  4.2量、符号和单位

  期刊刊登论文中的量名称、量符号及其单位采用国家标准。量(代表变动性数字)符号,以及坐标轴的符号均排斜体;矢量、张量排黑斜体;量符号的下标,属“变动性的”用斜体,其他情况用正体。量符号在文中首次出现时,必须给出其量名称及单位。

  单位名称及符号采用国际标准制,单位符号用正体。常用的数学符号(自然对数的底e,圆周率π,转置符T,微分符d等)排正体。外文缩写词必须符合国际规范,缩写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需要标明全称并说明中文含义。

  4.3图件

  投稿稿件请附必要的图件。图件要求具有科学性,符合规范,清晰美观,能直接用于制版,图件的精度不小于300线。每幅图件注明唯一图号和图题,图号和图题在图的下方,用小五号宋体字。坐标轴以“量符号/单位”规范形式表示,如f/Hz,v/(mA·s-1)。图中内容要用六号宋体字。对于涉及国界的图件,必须符合我国规定的地图出版要求。必要时可加图注,图注用六号宋体字。

  4.4表格

  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线。表号和表题置于表的上方(小五号宋体字)。表中量和单位的标示形式同图(六号宋体字)。图表直接列于文中,勿另置。

  4.5参考文献

  投稿稿件遵循著作权法,凡引用他人资料、数据、方法、图表以及结果、结论的,必须注明出处,列出文献。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格式详见“《CT理论与应用研究》投稿样式”(可向编辑部索取)。

  4.6请提交论文研究工作的基金来源、编号,以及200字以内的第一和通讯作者简介(见投稿样式)。

  5.CT理论与应用研究注意事项

  5.1投稿一般采用电子投稿方式,也可寄一式3份机打稿件。特别鼓励有条件的作者在线投稿。

  5.2投稿者可建议2-3名评审者(请注明学位、职称、研究领域、单位和详细联系方式),以及要求回避的评审者。供编辑部参考。

  5.3来稿如不符合以上要求,将退作者修改后再投。请投稿者自留稿件底稿,刊用与否恕不退稿。除双方另有约定之外,一般作者3个月未接到采用通知,可自行处理。

  5.4来稿一经采用,酌寄稿酬并酌收版面费。赠送抽印本20份及样刊。


期刊引用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影响因子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发文量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总被引频次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往期文章
  • 利用SE求取SNMR横向弛豫时间方法研究

    自旋回波作为测量T2时间的重要脉冲序列,由该脉冲系列交变磁场激发而获得的核磁共振信号不受磁场不均匀性的影响,这对于以地磁场作为稳定磁场的SNMR方法来说,可以减小地磁场不均匀对NMR信号的影响,得到真实、可信的T2值,提高信噪比.将自旋回波信号应用到地面核磁共振找水方法中求取T2分布,在国内尚属首例,本文借鉴核磁共振测井中的多指数反演方法,采用奇异值分解算法编程,反演得到T2分布,并与SNMR反演......

    作者:于蕾;李振宇;陈诗扬;胡文广 刊期: 2015- 04

  • 不同辐射剂量心脏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成像的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辐射剂量扫描方法在心脏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成像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间心内科按照拟定排除标准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50例,其中第1组作为对照组,使用常规回顾性心电门控;第2组为观察A组,使用前瞻性心电门控;第3组为观察B组,使用基于BMI优化管电流回顾性心电门控.3组患者均120kV管电压扫描.使用370mgI/mL非离子型碘......

    作者:曹瑜;张永县 刊期: 2016- 01

  • 井间地震资料测井约束层析成像

    利用井间地震资料进行层析成像,由于受观测角的限制,其成像过程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为了提高成像过程的稳定性,本文将测井资料引入到反演过程中,利用测井资料约束井间地震反演成像过程.采用假设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和反演实验,并与无约束反演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多种反演结果对比表明,测井约束反演方法改善了层析成像过程的稳定性,提高了成像结果的精度.......

    作者:王守东 刊期: 2009- 04

  • 肺部局灶性磨玻璃结节MDCT 1mm薄层重建后的影像学表现

    目的:分析局灶性磨玻璃结节(fGGO)MDCT1mm薄层重建后的表现,得到早期肺癌磨玻璃结节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分析53例已经活检或抗炎治疗证实有病理结果的肺部磨玻璃结节,分析其影像学征象,包括病变位置、大小、形态、界面、边缘、空泡、支气管扩张及蜂窝征、细支气管充气、胸膜凹陷征、血管聚集增粗以及mGGO中GGO含量,统计分析各征象在良恶性之间的差异.结果:良、恶性fGGO边缘、界面以及血管聚集增粗......

    作者:鄢英男;张素艳;于铁峰;赵红霞;刘荣华 刊期: 2017- 02

  • CD50BG工业CT机计算机体系结构设计

    介绍了一种针对低价位的工业CT的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方法.较详细地讲述了CD50BG工业CT机的数据采集系统和步进电机驱动控制等的具体设计.......

    作者: 刊期: 2000- 02

  • 急诊主动脉夹层多层螺旋CT与超声心动 图的诊断效果对照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急诊主动脉夹层应用多层螺旋CT和超声心动图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CT血管显像确诊的急诊主动脉夹层患者61例,对所有患者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多层螺旋CT平扫,对比分析两组诊断结果.结果:所有6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总体异常61例,主动脉瓣异常41例,主动脉弓部异常44例,胸、腹主动脉异常45例,冠状动脉......

    作者:吴延春;彭小保;钱斌 刊期: 2017- 06

  • 腰椎间盘突出的多层螺旋CT诊断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4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腰椎间盘突出多层螺旋CT图像进行分析.结果47例中CT共发现56个椎间盘突出,多层螺旋CT诊断与手术的符合率为97%.硬膜囊前部受压36例,神经根受压、移位和增粗28例,有神经根湮没现象者16例.伴有许莫氏结节者13例,有椎间盘真空现象者8例.结论多层螺旋CT对于诊断腰椎间盘突出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高兴明;徐凯 刊期: 2003- 02

  • 支气管内膜结核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鉴别诊断

    目的:总结43例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患者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43例经纤维支气管镜及手术病理确诊的EBTB患者的临床表现、CT资料及随访结果,总结其CT特点.结果:EBTB的CT特点为:①病变累及范围广,可多支支气管同时受侵犯,以上叶支气管多见;②支气管壁多呈不规则增厚,管腔有不同程度的狭窄,支气管走形......

    作者:刘丽;丁世荣;蒲鹏;王国俊;苟代文;王统文;何旭兵 刊期: 2017- 03

  • 多层螺旋CT肝脏增强扫描技术的评价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扫描技术在肝脏增强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231例患者行肝脏增强扫描,对比剂的用量为1.2ml/kg,注射流率为2.5ml/s~3.0ml/s.结果肝脏占位性病变的228例中201例动脉期、门脉期影像显示良好,占88.2%,3例肝脏外伤性病变实质期图像显示良好.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进行肝脏增强扫描,采用合适的扫描参数及造影技术能获得较为满意的扫描图像.......

    作者:孙存杰;李钢;胡伟;王国明;徐凯;程广军 刊期: 2004- 01

  • 双能CT能谱误差传递分析?

    双能CT技术可以重建物质的原子序数和电子密度信息,是一种有效的物质辨别技术。进行X射线能谱估计是双能重建的前提,能谱估计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双能重建结果。但是,目前还没有学者对能谱估计的误差如何影响双能图像质量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从双效应分解双能重建出发,量化分析能谱估计误差对双能重建结果的影响并给出误差传递的理论计算方法,论证影响双能图像准确重建的关键因素,同时由此定义适用于双能成像分析的能谱误差和......

    作者:刘圆圆;郑鹏;邢宇翔;陈志强;张丽 刊期: 2013- 04